2016年3月26日下午,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和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行为与决策研究中心联合申报并获批准的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经济制度如何影响个体行为偏好——基于中国集体主义村庄的田野调查与田野实验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浙江财经大学举行。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邵清和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钟晓敏出席了论证会并致辞,应邀出席会议的还有浙江省社科联规划办俞晓光主任。
参加论证会的专家有浙江大学文科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史晋川教授,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教授,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所长韦森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认知与决策研究中心主任葛岩教授,中山大学王则柯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孙涤教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韦倩教授。
项目首席专家叶航教授、子课题负责人浙江大学曹正汉教授、浙江财经大学卢新波教授、浙江大学陈叶烽副教授、浙江大学杨晓兰副教授以及课题组其他成员等共30余人参加了开题论证会。论证会由专家组组长史晋川教授主持。
课题组首席专家叶航教授代表课题组就课题的研究背景、选题价值、总体框架、预期目标、研究思路、关键问题和重点难点,以及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等问题向与会专家和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和介绍。他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绝大多数村庄都告别了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人民公社制度。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仍有少数集体主义村庄在市场经济中保留下来。那么,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是否会导致个体行为与偏好的差异?比如,实行集体化的村民是否更具有团队精神、更愿意合作并讲究公平、更愿意信任或帮助别人,而实行市场化的村民是否更自利、更具有风险和竞争意识、更不愿意信任和帮助别人?上述问题的解答不可能来自先验的猜测和判断,只有通过科学的观察和实验才能得到正确答案。本课题研究就是希望在大规模田野调查和田野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生活的村民在个体行为偏好上是否存在显著的、系统性的差异来解决以上疑问。子课题负责人也分别从开展调研、设计实验、搜集资料、被试招募等方面做了具体阐述。
经过认真评议和充分讨论后,专家组高度肯定了课题的选题视角深刻、研究方法前沿、论证思路情绪、课题内容丰富,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王则柯教授认为,利用实验方法及博弈论思维来检验个体行为偏好很有价值,但实验的招募被试是一个挑战。葛岩教授建议在开展行为博弈实验的同时,可以考虑尝试自然的田野实验方法。韦森教授指出,田野调查的实施要与田野实验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韦倩教授推测经济制度对行为偏好的作用过程,可能涉及神经结构的改变。孙涤教授充分肯定了课题在行为经济学研究方向上的探索。罗卫东教授提出,课题组应超越经典博弈结构,力争设计出更为巧妙的实验方案。史晋川教授认为,集体主义村庄的现状和历史研究应该是纵深关系,子课题之间的逻辑关联性可能还需要调整。
叶航教授代表课题组回答了专家的提问,并对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了感谢,表示课题组会认真总结和吸纳专家组意见,完善并落实研究计划,确保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